新泰市税务局:“税动能”助力资源型城市转型“再提速”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科学技术是现代化建设的硬支撑。近年来,在新泰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国家税务总局新泰市税务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聚焦绿色税制的正向激励作用,助力辖区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税惠红利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
山东恒驰矿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的企业。公司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摆脱了以往污染严重、效能低下的研发方式,成功走上节能减排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国家税收政策的扶持促进了我们的绿色升级,近三年新技术为企业带来了2000余万元的利润额,期间我们享受了750余万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费优惠。在政策红利的支持下,我们将继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推动企业加速绿色发展。”该公司财务主管范明锋说道。
据了解,新泰市税务局通过组建“小税滴”绿色税收服务团队,汇总整理综合利用固体废物免征环保税、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服务企业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的税费政策,为企业送政策、优服务、强辅导,助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型升级,为推动生态保护和企业绿色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谈及税惠助力企业转型升级,范明锋深有感触:“2020年至今,我们还享受增值税、环保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优惠共计186.51万元,这些税惠资金为企业设备升级改造增添了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助力我们不断探索转型升级之路。”
减税降费助力光伏产业“绿色领跑”
山东省新泰市是全国第二批光伏领跑示范基地、国家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目前正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利用采煤沉陷区连片式发展光伏电站项目,高效利用荒芜废弃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实现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发展。
泰安惠泰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试点企业,加快发展以光伏发电为龙头、农业全产业链为支撑、优质项目不断衍生的三产融合发展格局。据该公司法人冯宪远介绍,基地项目采用的光伏组件等主要产品均符合光伏“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指标,年均发电量达8亿千瓦时,年均发电产值达5.5亿元。此外,基地还引进了专业化农业公司,建设标准最高的第八代农业大棚以及育苗基地等设施,种植有机蔬菜、食用菌、中草药等高附加值作物。
“我们属于新兴发展企业,虽然从2018年登记到现在只有5年时间,但是充分享受到了税务部门的帮扶政策,尤其是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自2022年起税务部门已为我们办理退税2200多万元,让企业有了充足的资金储备,发展壮大的底气更足了。”当谈到企业发展的动力和资金支持情况时,冯宪远感叹道。
绿色税制激励污染行业“绿色发展”
自环境保护税法正式施行以来,新泰市税务局积极落实以环境保护税为主、多税种调节为辅的政策落实体系,充分激发环境保护税、自然资源税、耕地占用税等税种的绿色功能。
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70余年电线电缆制造和服务经验,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绿色、科技、节能、环保优质产品和一体化电力系统的企业。2023年,该公司紧密围绕国家绿色、“双碳”主赛道,投资1.35亿元进行技术改造,新增设备24台套,产能大幅提升,并启动线缆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开发项目、新能源产品、新材料、海缆产品、IPD变革管理等课题研究。经过一系列技术设备改造、生产工艺提升和废气提标整治,企业废气排放量、排放浓度值大幅降低,污染水平逐年递减,区域环境持续改善,企业走向了更加环保、规范的发展模式,产业链也迈向中高端。
为服务企业经营发展,新泰市税务部门加强绿色税收数据分析,建立绿色税收企业涉税问题快速响应机制,利用征纳沟通平台精准推送政策,帮助企业既算经济账又算环境账,同时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办税缴费流程,节约办税时间。“有税收政策的激励和税务部门的优质服务,我们将持续走好绿色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共赢发展之路。”该公司负责人薛继新说。
国家税务总局新泰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葛圣奎表示,下一步,新泰税务部门将持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落实优惠政策和优化税费服务等方面下功夫,用政策红利“含金量”助力矿企产业提升技术“含新量”、生态“含绿量”,为新泰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和矿企“二次创业”提供强劲的“税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