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微山县税务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2-03-31 来源:微山县税务局 字号:[] [] [] 【打印本页】

2021年,微山县税务局在济宁市税务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认真对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文件精神,以依法行政为中心,圆满完成法治政府建设有关工作任务,全局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党支部小组会前学法集中学习制度,用好“学习强国”,结合主题教育、“三会一课”等,认真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以法治思维为引导,把建党百年成果作为思想激励,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税收法治工作提质增效的具体举措,切实增强做好依法行政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落实征管体制改革,践行“一体两翼”新思路奠定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县局严格按照《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税务总局济宁市税务局及所属县级税务局职能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要求定编定岗定责,明确系统内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能,确保全局各项税收业务和行政工作合法有序开展,在实施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职能,在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

三、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提高税收制度建设质量

一是成立依法行政、法制审核、执法责任制等6个法治专项议事机构,对机构权责、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完善,保障全局各项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稳步前行。除一把手对依法行政工作负总责外,其他各班子成员根据分管业务科室和联系单位明确各自责任事项,负责指导、调度有关部门依法行政行为。各小组成员负责具体工作落实,并负责就有关政策文件进行辅导培训,使全局依法行政工作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保障有序运行。二是建立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总结依法行政阶段性工作,研究解决突出问题,部署依法行政阶段性工作。对于基层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局或地方党委政府请示解决。

四、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持续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一是根据上级要求,及时修订完善了《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微山县税务局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微山县税务局工作规则(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县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局务会议议事清单和工作流程,确保了县局重大决策依法依规进行。二是在县局班子、分局和局内各部门建立了周例会制度,每周总结工作,梳理问题,便于县局决策部署下一步工作,深入分析工作落实过程中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改进措施,确保决策落实落地。

五、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税务总局执法事项公示制度要求,对系统统一归纳的执法主体、执法人员、权责事项清单取消进户项目、执法流程纳税人权利和义务受理纳税人投诉举报检举途径等40项事前、事中、事后执法事项进行公示。

二是结合新行政处罚法,及时修订县局法制审核标准,严格按照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规定,对4项大额处罚决定进行法制审核。确保全局重大执法决定在执法主体、执法资格、文书、程序、事实证据、法律依据和自由裁量行使等方面不出纰漏,为全局依法行政保驾护航。

三是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普遍落实“非禁即入”,办税服务厅依申请受理工商部门推送的信息确认,确保税务登记及时、准确。

四是严格落实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征管规范(2.0版)》,按要求简化了相关征管业务程序,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征收管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优惠办理等工作依据新的规范有序开展。全面落实“三证合一”、“证照分离”制度。

五是全力推进减税降费优惠政策落实。深入宣传辅导,强化精细服务,除部分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需审批外,严格落实纳税人“自行判别、申报享受、资料留存备查”新模式,全年落实享受减税降费政策4.25万户次,累计减免税费36706.87万元。

六是规范高效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目前税务系统共有6项行政许可,县局涉及4项,2021年度1373户次,均为增值税最高开票限额调整,坚持“前台办理、内部流转、前台出件”的原则,落实“压缩时间、减并文书、减少资料、简化程序”要求,全部在低于规定时限内办理完结。

七是认真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彻底取消60项涉税证明事项,探索实施家庭成员信息、办学许可证、审计报告等设计契税、企业所得税等6项告知承诺制的税务证明事项,解决了纳税人来回奔波、频繁出具有关材料的问题。

六、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县局成立信访应急领导小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涉税负面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等专项议事机构,主要领导负总责,制定并逐步完善应急方案,紧盯重大节点,重要环节,系统工作秩序全年保持平稳,未出现影响稳定的突发事件。

七、健全社会矛和纠纷化解机制,完善权利救济和纠纷化解机制

一是对纳税人权力、义务救济渠道进行网上和办税服务厅双公示。

二是办税服务厅所有窗口均为通办综合服务窗口,积极打造“微笑微税”服务品牌,全面提升纳税服务质效。全体人员遵守纳税服务规范要求,严格落实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自助办理等制度,并优化办税体验,持续推进“非接触式”办税模式。

三是紧紧围绕精细化服务的目标,聚焦企业涉税痛点、难点问题,精准施策、长效管理,深入推动“一户一策”在基层落实落地,打造一流税收营商环境,为企业持续发展增添力量。

四是进一步落实专家顾问团队制度,对辖区内享受留抵退税等重点优惠政策的纳税人按行业进行划分,实行“一行业一专家”的专项辅导机制。按照“一户一策”要求,实行清单化管理、一对一辅导。

五是设立留抵退税服务专岗,专人受理纳税人递交的留抵退税申请,实现留抵退税业务申请、审批、流转的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办理留抵退税,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以便利化、智能化的精细服务,彰显微山税务服务品质。

六是实施差别化管理服务,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互补,严格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和服务差别对待,择优适用“容缺办理”机制。根据信用等级对出口企业进行分级分类,通过对企业风险等级的研判,精准识别企业风险等级。对接收异常凭证、涉农行业等高风险出口企业要重点监控,进行选择性评估;对出现申报疑点、申报单证不全的企业重点关注,加强辅导;对纳税遵从度高,单证齐全规范的企业,主动了解企业诉求,保证企业出口退税款及时、足额到账。

八、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严格按照山东省税务局、济宁市税务和县委、县政府政务公开工作部署,及时做好县局政务公开工作。今年未接到外部政务公开申请。

九、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推进智慧税务创新落实

一是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做精宣传、“针对性+贴近式”做优服务、“贴心帮+用心做”助企发展等方式,及时开展政策宣传推送,有效帮助缴费人掌握政策变化内容。

二是“数据+服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以数据资产为基础,以协同共治为平台,挖掘税收数据“金山银库”,发挥税收数据反映经济运行“晴雨表”作用,全力做好助推经济发展“税收智库”。疫情期间,以发票数据为抓手,开展全县经济支柱产业收入变动分析;结合疫情变动信息,纵横结合、点面互联,研判税收经济受疫情影响走势,深度挖掘相关信息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向地方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推送管理服务建议9条,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作用。

三是数据+需求,实现部门间协同共治。推动部门协调联动,扎口全县涉税数据管理,围绕环境保护税、商品房监管预售资金、水资源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会经费等税费管理工作,建立信息交换、税费征缴协作机制,联合做好税费信息数据共享、执法协助、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等,实现数据由碎片化到规模化再到资源化的转变,提升数据管控层级,保障数据资源质量,真正实现以数管税。通过涉税信息比对分析、核实疑点数据,发现并堵住监管漏洞;以系统内外数据为基础,开展数据指标动态监控分析,实现由人工分析向智能监管、由单户分析向行业监管、由事后查补向事前研判转变。针对房地产、建筑等地方经济支柱行业及煤炭销售等风险高发行业,归集行业风险指标模型6个,风险应对指引6项,形成了重点行业风险特征库,强化对行业风险监控和预警。通过大数据“信息化战法”实现了以点带面、以一及百的监管效果,为行业有序、健康、长足发展做好风险护航。

十、加强党的领导,健全依法行政领导体制机制

一是进一步健全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通报制度,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的管理。发扬党内民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集思广益,集体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根据党内监督管理条例,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实施细则和程序规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职能。

二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县局党委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领导职责,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影响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问题。全局各单位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谋划落实好法治税务建设各项任务,主动向党委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单位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作为重要工作定期部署推进、抓实抓好。

三是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通过学习兴说平台定期组织宪法、税收征管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专题培训,健全税务人员学法用法培训制度。积极开展各类学法培训和学法考试,做到以用促学、以考促学,不断增强税务干部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税务干部法律素养得到提升。今年共有213在职干部参加并通过了学法用法考试。全面提升了干部职工的学法、懂法、守法及依法行政的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