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税务局:“税”力量助力扶贫结硕果

发布日期:2020-10-21 来源:大众网•菏泽 字号:[] [] [] 【打印本页】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鄄城县税务局主动融入全县扶贫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广泛开展送政策、送产业、送服务帮扶活动,全力打造“扶贫+税务”新模式,推动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取得显著成效,结出累累硕果。

党建引领,让帮扶村旧貌换新颜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把党员推向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搭好平台,找对方向,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018年征管体制改革后,县局党委第一时间调整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局党委书记担任组长,针对联系帮扶的6个乡镇、27个行政村、702户贫困户,选派150名税务党员干部组成6个扶贫工作队开展帮扶工作。入村后,工作队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档”的要求,逐村逐户制订脱贫帮扶计划,明确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节点。编印和发放《鄄城县税务局服务精准扶贫100问》,涉及便民办税措施等5个方面110个具体问题,逐一提出对策措施。

两年来,经过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共协调筹集资金800余万元,用于加强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实施危桥改造2座、打机井16眼、建设蔬菜大棚62个、安装LED路灯70多盏、硬化道路3244米、修建文化广场2座,让帮扶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拓宽渠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贫困户既是帮扶的主体,也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激发劳动脱贫、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提升造血能力,实现“就业脱贫”,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至关重要。

在调查中发现,65%的困难群众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和强烈的就业愿望,但受超过法定劳动年龄、身体病残、需要照顾老人孩子等因素影响,不能或不宜外出打工,存在就业难的实际情况。但同时,鄄城县发制品、户外家具、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普遍存在用工缺口。

为此,县局在定点帮扶村分别协助建设了5处300平方米的扶贫就业车间,产权集体所有,车间对外出租,租金作为村集体收入,农户利用空闲时间加工产品挣工资。同时,发挥与企业联系密切的优势,积极构建企业用工需求与农户就业需求的连接纽带,及时提供就业信息,拓宽百姓致富路。经过税务部门的牵线搭桥,目前已吸纳3家人发企业、1家户外家具制造企业、1家服装企业入驻车间,带动困难群众就业400余人。

县局派驻杜阁村“第一书记”孙明坤表示:“扶贫车间加农户这种帮扶模式,以就业扶贫为重点,把工作岗位送到贫困户家门口,群众自我脱贫潜力化为了致富动力。”

政策添力,产业扶贫“拔穷根”

在帮扶工作中,县局紧紧围绕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用足用好现有税收政策,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寻找机遇,实现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合作社成立之初,我们对税收政策一无所知,税务部门主动对接帮扶,不仅面对面辅导我们免征增值税的范围、减免企业所得税的情形等涉农优惠税收政策,还手把手指导我们如何纳税申报、开具发票等。”吉盛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

鄄城县税务局充分利用在乡镇一线税务干部优势,抽调业务骨干组建政策宣传辅导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传,向群众发放税收政策资料,助力合作社发展壮大。同时,以农村税务分局为平台,穿针引线搭建交流中心,分享最新涉农信息,提供各类政策咨询,对农业合作社开辟绿色办税通道,最大限度提升服务成效。

截至目前,鄄城县税务部门累计为农业合作社减免税款1230万元,帮助获得信用贷款800万元,实现了税收红利的精准全面释放。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全县农业合作社发展形势喜人,现有各类专业合作社300多个,带动4万多农户走上致富路,覆盖了粮食、水产、农机、农技等相关产业和服务领域,逐渐发展成为产、销、储、运一体化综合服务的新型经营主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