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威海市税务局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2019年,威海市税务局坚持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十三五”时期税务系统全面推进依法治税工作规划》《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指导意见》为主线,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强税收法治建设,加快完成税收法治建设各项任务,不断提高依法治税水平和层次。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依法全面履行税收工作职能
1.依法严格组织收入。面对严峻组织收入形势,依法依规、全力以赴应收尽收,不断提升组织收入质效。实施收入目标动态管理,建立税收质量评价体系,按季讲评、核查落实、通报整改,全力提升收入质量。
2.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工作。针对减税降费工作落实任务重、时间要求紧等情况,把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在做好完善机制、全面培训、广泛宣传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提高实效的特色举措,建立“中介参与+行业协会助力+骨干企业带动”宣传辅导模式,联合29个税务师事务所和“同心服务团”成员参与辅导企业,累计培训纳税人26万余人次。
3.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按照“放管服”改革和简化行政许可办理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压缩部分税务行政许可事项办结时限,确保行政审批改革及时到位。加强行政许可受理、审查和决定环节的风险点管理工作,将办结时限要求落实到每个审批岗位经办人员。同时,对税务行政许可办理情况进行定期调度,每季度填报许可事项办结时限统计表,确保税务行政许可事项办结“零超时”。
4.推进税务机关及其部门职责规范化。系统梳理与统一征管方式相配套的岗责流程体系,消除原国地税部门的业务差异,实现对法治税务建设的有效支撑。按照市、县业务部门纵向职责关系,梳理《税收业务岗位职责》,统一设置两级31个部门、196个岗位、累计1390项岗位职责。与总局《税收征管操作规范》列明事项全面对应,绘制《税收业务事项工作流程》,包括562项业务处理流程图和11个重点业务套餐式业务流程图。
(二)提高税收制度建设质量
5.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利用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对新修改的《税务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开展党委集中学法,对制定程序、备案管理、文件清理等事项进行专项学习。同时,学习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公众参与度,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和方式。通过网站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加强问题、意见的信息收集,完善公众参与形式,促进征纳互动,化解政策执行争议。
6.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加大合法性审查力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严格开展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合法性评估工作。按照工作要求,将所有税收规范性文件都纳入备案审查范围,对新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均按规定的形式、时限及内容提交备案审查,以公告的形式进行发布。
7.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按照清改废立的要求,形成长效清理机制,做到专人负责、随时清理、及时公开。2019年,对威海市税务局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做出废止2件的审理意见,确保文件合法有效。
(三)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8.完善依法决策制度。严格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对集体决策原则、内容、范围、程序、责任等事项进行明确,规范责任分工,强化决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重大执法决定科学民主决策,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9.规范决策程序管理。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有效促进行政决策的规范化、民主化,防范决策法律风险。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明确审核程序和内容,确定审核人员实行备案管理,发挥专家论证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对重大税收执法行为的监督。
10.加强合法性审查。将专家论证引入合法性审查,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法律咨询和合法性审查机制,发挥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咨询、论证、审查作用。对政府相关部门拟定的210余份文件的涉税问题进行审核把关,提出修改意见20余条。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1.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打造执法影音证据管理平台。组织税收法制员、公职律师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对全市税务系统6类147份执法案卷开展评查,书面总结提炼出5类69个问题执法文书的共性问题及整改意见。制作并推行税收执法文书模板,对相关执法证据采集标准进行规范,规范执法过程文书记录管理。录制《威海市规范执法视频样板》,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指导基层开展实地执法活动,全面规范书面证据和影音证据管理。
12.推进税收业务规范化。对行业纳税人和特定业务事项,税种管理部门以“税源管理要素”为核心研究管理方法,制定分行业(产品)、分事项的税源管理模板,税源管理部门应用模板实现精细有序的税源监控;对规模以上企业,税种管理部门会同大企业管理部门和重点税源管理部门,定制税收解决方案,实行一户一档、贴近式管理。
13.优化纳税服务。通过推行“大导税”服务,拓展多元化办税渠道为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提供便利;通过开展“非接触式服务”专项监控,分析纳税人的办税轨迹,有针对性引导纳税人网上办税;通过开展纳税需求监控,分析纳税人共性个性需求,准确定位办税堵点,持续优化办税方式;通过开展办税质量监控,形成5类43个监控指标,结合工作讲评,促进办税服务行为规范。
14.完善风险监控管理机制。实施风险动态监控预警,对政策执行和常见税收风险,分别采取事前服务提醒、事中更正提示和业务阻断、事后快速响应、推送核查的管理手段。实施风险分级分类应对,区分风险等级分别由不同部门实施提醒、评估和税务稽查。深化风险管理方法应用,风险管理部门会同税种管理部门,一体化研究重点事项、重点行业的风险分析和应对方法,建立风险数据分析模型,实施靶向式应对。
(五)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
15.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健全税收法制的监督保障机制。推行事前审核制度,市局制定执法事项的程序标准,重点开展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稽查案件程序性审核;区县局配备93名税收法制员,在日常管理做出执法决定前实施规范性审核,防范潜在执法风险。强化风险内控和执法监督,依托内部控制监督平台梳理11类33条内部风险防控措施,建立可察(检查发现)、可控(制约控制)、可考(考核评价)、可究(责任追究)的一体化督审工作模式,筛查执法疑点信息开展督察整改。
16.切实加强内部监督。将构筑常态化纪审联动监督机制,作为威海市税务局2019年重点突破工作。市局层面法制部门联合纪检组实施执法监督日常化管理,法制部门负责检查抽查全市税收执法工作开展情况,发现、识别、筛选违法违纪线索,纪检部门负责接收线索、核实情况、追究违纪责任,形成“发现问题,纠错整改,促进提高”的工作态势,建立健全检查、抽查、督导、问责的一体化工作模式。
17.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开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工作,不断强化整改落实,全力做好配合外部审计工作。全面梳理我局收到审计部门的《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书》,掌握调度审计问题整改进度,提高外部监督力度。
(六)完善权利救济和纠纷化解机制
18.扎实开展税收执法矛盾化解工作。注重以预防工作为基础,防范关口提前,对纳税人举报投诉、纳税争端、对税务处理决定的异议等事项提前介入,积极稳妥处置,及时发现和处理执法隐患,强化执法内部监控,促进征纳关系的和谐。
19.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防范应对工作。妥善解决税务行政争议,切实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维护税务机关自身权利,对税务争议案件案情进行认真梳理,确保自身行政行为依法依规,同时严格落实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作好事前预防。
20.健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梳理工作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涉税舆情监控引导机制、内部矛盾调处化解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严格落实信访工作相关规定,畅通信访渠道,及时解决纳税人合理诉求,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七)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21.拓展公开领域和事项。推进行政权力、税收政策法规、税收征管、税收执法、纳税服务、税务机关自身建设公开。通过纳税人培训班、传统媒体、纳税服务大厅、税收宣传月、官方网站等平台,多维度、有针对性的对纳税人进行宣传。
22.完善公开工作机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确定在总局公示平台未开发完成前,以办税服务厅的公示栏和显示屏等载体为主要载体,坚持“四个结合”,即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即时公示和定期公示相结合、归口负责和集中管理相结合、日常评估和绩效管理相结合,对全市的执法信息进行公示。通过强化事前公示、规范事中公示、加强事后公示,进一步提高税收执法工作透明度,保障纳税人和社会公众对税收执法信息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23.加强公开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办税服务厅、12366咨询服务热线作用,积极整合公开载体资源,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手段,关注公众呼声。不断拓展政务公开渠道,通过税收宣传月、公共查阅点以及其他社会媒体开展宣传,增大辐射面,发挥官方微信等新兴媒体的服务作用,提升在线互动效率。
(八)增强全社会税收法治观念
24.增强税务干部法治意识。分领导干部和税务人员两个层次,组织开展法治教育培训。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严格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利用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全面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会前学法等多种形式,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组织开展税收法制员业务培训班,通过税收法制员辐射全体执法人员,进一步提升税务干部法治意识,规范执法行为。
25.加强税法宣传。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兴传媒渠道向广大纳税人宣传税收政策、法规及热点知识,实行税收宣传常态化、多样化。针对重点群体人员,开展24次减税降费专题培训,共培训2800余人次,有效保障特殊群体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26.引导形成诚信纳税氛围。加快推进信用记录在税收管理领域的应用。建立“风险和信用”评价联动机制,将税收管理事项与信用评价挂钩,实施差异化的管理和服务,并对接“信用威海”建设,应用纳税信用开展税收协同共治。
(九)加强税收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27.健全法制机构建设。强化法制机构配备,市县两级设专门法制机构,负责税收法制建设,对应政策法规管理、争议处理、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执法督察等事务。积极探索创新法制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成立威海市税务局公职律师办公室,充分发挥法律人才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落实税收法制员制度,配齐配强税收法制员人员队伍,切实承担起对基层税务机关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审核把关、监督检查、承办有关涉税法律事务和税收政策性工作等职责。
28.完善税收执法人员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集中学习新出台的《税务执法资格管理暂行办法》,开展2020年参加执法资格考试人数预统计和执法资格考试能力摸底考试,全力做好执法资格考试准备工作。全面加强执法资格考试管理,特别是对新进人员,结合个人所学专业和工作岗位特点,分门别类制定能力提升规划,年初及早着手,组织模拟考试,加大成绩通报频率,以考促学,以考督学。
29.加强税收法治人才培养和使用。开展公职律师轮流到律师事务所挂职锻炼工作,选派1名公职律师到威海齐鲁律师事务所进行兼职锻炼,强化高层次法制人才的实战化培养。按照独立处理复杂法律事务的标准,培养法制人才工作能力,通过以师带徒、分级分类培训、组织庭审旁听、案例研讨会、实战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法制人员执业技能。不定期聘请法官、检察官对法制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培训,提升其参加行政诉讼事务的能力。
30.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的作用。落实“一局一法律顾问”工作要求,全市税务机关聘用知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将公职律师队伍作为法制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组成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国家赔偿等专家团队,建立案件研讨和案例讲评制度,妥善应对复议诉讼风险。发挥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作用,组织参与疑难法制问题研讨并出具相关法律意见,有效防范执法风险。
(十)健全依法治税领导体制机制
31.加强全面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建设。严格贯彻全面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会议制度,落实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确定会前学法制度。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依法行政工作规划,推进法治税务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32.开展征管质效讲评机制。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构建以过程控制为核心、以督查考评为辅助、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市县上下一体运行的工作讲评管理机制,推行“目标确定-讲评分析-落实反馈-督查考评-持续改进”闭环式运行机制。全年开展4次工作讲评,通过工作讲评定出方向、数据指标看出差异、过程跟踪验收成果,不断提升工作管理质效,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实。
33.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将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能力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加大法律知识考查和依法行政能力测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9年,全市税收法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与法治税务建设的总体任务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大局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谋划、推进税收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还需要不断提高,税收管理方式有待改进,征管基础仍然不牢固,税收执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税收监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纳税服务的机制和手段还不能完全满足纳税人多元化、深层次的需求,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需进一步提高等。
2020年,威海市税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中央,总局、省局及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突出“党建引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坚决贯彻落实组织收入原则,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优化税收执法方式。服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法治税务的角度理解和服务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好税收职能作用。
国家税务总局威海市税务局
2020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