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6号议案的回复

发布日期:2019-06-12 来源:德州市税务局 字号:[] [] [] 【打印本页】

对市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6号议案“关于突破瓶颈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议案”答复如下:

一、助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具体做法

(一)提高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一是全面做好税收政策宣传辅导。坚持“线上线下”双平台双并重,特别重视发挥好线下实体政策辅导的精准性与实效性。组织专题政策辅导活动,利用有关平台,向纳税人(办税人员)发送减税降费提醒短信,告知了解政策及反馈需求的渠道和方式。各级税务部门根据纳税人需求,组织开展免费政策培训活动。2019年1至5月份,已集中培训近百期,培训纳税人近3万人(次)。同时,在办税服务厅设立政策咨询岗,由带班领导和业务骨干实行实时值守,针对纳税人的疑难问题进行专业解答。同时,派设专人接听答疑热线,坚持“铃响必接,有问必答,答必准确”的原则,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了解最新税收政策。

二是提升涉税业务办理效率。持续更新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在2018年已经实现50%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的基础上,2019年底前,将实现70%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另外,在税务注销等环节推行“承诺制”容缺办理,凡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如相关资料不全,在纳税人作出承诺后,即时办理相关业务。

三是深化“银税互动”助力民营企业便利融资。我们与地方金融管理部门、银保监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合作,探索为纳税信用等级较高的纳税人提供更优质的银行贷款融资服务,鼓励和推动银行依托纳税信用创新信贷产品,深化税务、银行信息互通,缓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二)落实减费降税政策,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一是强化服务能力,把准服务方向。按照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德州市税务部门有针对性的对小微和民营企业组织5期培训,培训1600余人次。通过12366、税企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征集120余条纳税人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减税降费纳税服务方案和宣传辅导方案,出台8条14项措施。二是全面宣传辅导,精细精准滴灌。创新宣传形式,宣传渠道从传统媒体趋向新媒体,宣传产品从文字信息趋向图解视频,推出视频直播等宣传产品,赢得了众多纳税人关注和点赞。连续开展三轮减税降费宣传辅导,累计辅导纳税人29.3万户次。其中举办实体纳税人学堂152场,培训纳税人5.5万户次;利用微信群,短信等,向纳税人推送短信5582余条;办税服务厅接待纳税人咨询辅导2.2万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5万份。三是做优办税服务,提升办税效率。在13个办税服务厅设置落实咨询服务岗,开通办税绿色通道;组建由78名业务骨干组成的专家服务团队,进厅服务,随时答疑解惑;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市、县两级同频共振,前台后台合拍共鸣,及时解决办税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为纳税人提供涉税提醒服务,确保纳税人及时、准确地享受到政策红利。德州市的减费降税工作落实精准到位,受到了纳税人的好评,也得到了国家税务总局减税办和省税务局分管领导的高度肯定。

二、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具体措施

(一)不折不扣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坚决贯彻依法征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落实减免税政策。对符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民营企业与其他纳税人一律平等对待,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依法依规执行好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利息收入及担保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收入免征增值税等主要惠及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持续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确保民营企业应享尽享。

(二)稳定社会保险费缴费方式。税务机关在社保费征管机制改革过程中,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合理编制体现减费要求的社保费收入预算,严格按照人大审议通过的预算负责征收。对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缴费人以前年度欠费,一律不得自行组织开展集中清缴。

(三)加强税收政策宣传辅导。税务机关充分运用纳税人学堂等载体,专门组织开展面向民营企业的政策辅导。对面上普遍适用的政策进行系统辅导,对重要专项政策进行专题辅导,对持续经营的民营企业及时开展政策更新辅导,对新开办的民营企业及时送政策上门,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充分适用。

(五)强化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反馈。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反馈机制,深入民营企业征询意见并及时反馈,特别是对操作性不强、获益面受限等政策,要积极研究提出简明易行好操作的改进完善建议。

(六)开展新一轮大调研大走访活动。组织开展新一轮针对民营企业的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深入民营企业广泛收集涉税诉求,听取意见建议并认真梳理分析,对反映较多的问题,统一出台措施进行解决,推动税收管理和服务朝着更贴近民营企业需求、更顺应民营企业关切的方向不断优化升级。

(七)精简压缩办税资料。进一步清理税务证明事项和精简涉税资料报送。2018年税务总局取消了20项涉税证明事项,2019年对民营企业等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报送的资料再精简25%以上;简并优化增值税、消费税等纳税申报表,并推进实施增值税申报“一表集成”、消费税“一键申报”。

(八)拓宽一次办结事项。持续更新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在2018年已经实现50%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的基础上,2019年底前实现70%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

(九)大幅简化办税程序。探索推行纳税申报“提醒纠错制”。在税务注销等环节推行“承诺制”容缺办理,凡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等纳税人,如相关资料不全,可在其作出承诺后,即时办理相关业务,简化税务注销办理流程。

(十)继续压缩办税时间。按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的纳税时间标准,在上年度已较大幅度压缩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为民营企业等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的提速工作。实现无纸化出口退税申报覆盖所有地域和所有信用评级高、纳税记录良好的一类、二类出口企业,将审核办理出口退税的平均时间从目前13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

(十一)积极推进电子办税和多元化缴退库。整合各地面向纳税人的网上办税服务厅,2018年底前,推出实施全国范围规范统一的优化版电子税务局,实现界面标准统一、业务标准统一、数据标准统一、财务报表转换等关键创新事项统一的优化版电子税务局,进一步拓展“一网通办”的范围。丰富多元化缴退库方式,尽快推进税收电子退库全联网、全覆盖,实现申报、证明办理、核准、退库等业务网上办理,提高资金退付和使用效率,增强民营企业等纳税人的资金流动性。

(十二)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进一步落实好与11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的税收协定,通过税收协定帮助“走出去”民营企业降低在投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税收负担,提高税收争议解决质效,避免重复征税。用好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企业境外所得税综合抵免等政策,切实减轻税收负担。

(十三)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进一步扩展税企双方沟通渠道和平台,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面对面征询民营企业意见,及时回应关切。

  (十四)依法为经营困难的民营企业办理延期缴纳税款。对生产经营困难、纳税信用良好的民营企业,要进一步研究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税收帮扶措施,帮助其实现更好发展。对确有特殊困难而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依法办理税款延期缴纳等方式,积极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十五)切实保障纳税人正常经营的发票需求。根据纳税人实际经营情况,合理确定增值税发票领用数量和最高开票限额,切实保障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发票,严禁在发票领用中对民营企业设置不合理限制。进一步推行电子发票。持续扩大小规模纳税人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范围。对民营企业增值税异常扣税凭证要依法依规进行认定和处理,除税收征管法规定的情形外,不得停供发票。

(十六)深化“银税互动”助力民营企业便利融资。各级税务机关要联合银保监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深入开展“银税互动”活动,并由“线下”向“线上”拓展,鼓励和推动银行依托纳税信用创新信贷产品,深化税务、银行信息互通,缓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十七)积极支持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各级税务机关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的原则,积极培育民营企业新兴经济增长点,大力支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切实执行好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无票免税”政策,落实鼓励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的措施,积极支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发展,不断研究完善适应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要求的税收政策、管理和服务措施,助力民营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十八)进一步规范税务检查。在实施税务检查中,必须做到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一视同仁,坚持“无风险不检查、无审批不进户、无违法不停票”。对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要少打扰乃至不打扰,避免因为不当征税导致正常运行的企业停摆。除举报等违法线索明显的案件外,一律运用税收大数据开展评估分析发现税收风险后,采取税务检查措施。对涉税事项需要到企业实地了解核查的,必须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十九)妥善处理依法征管和支持企业发展的关系。以最严格的标准防范逃避税,为守法经营的民营企业等纳税人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不断健全以税收风险为导向、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方式的新型稽查监管机制。坚决依法打击恶意偷逃税特别是没有实际经营业务只为虚开发票的“假企业”和没有实际出口只为骗取出口退税的“假出口”。严格落实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对民营企业等纳税人有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等情形的,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二十)充分保障民营企业法律救济权利。税务机关对民营企业反映的执法问题、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要积极依法受理、及时办理。对民营企业因经营困难一时无力缴清税款、滞纳金或无法提供担保等原因,不符合行政复议受理条件的,复议机关在依法处理的同时,要甄别情况,发现主管税务机关税收执法行为确有错误的,应及时督促其依法纠正。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对张长臣等10名代表提出的有关问题和建议,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点去落实:

一是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坚持以减税降费为主题,按照总局实打实、硬碰硬的要求,采取针对性措施,对企业尤其是制造行业的企业应该享受的政策逐一建档立案,把应该享受的所有政策负责任地精准推送到每一个企业,让企业真正享受到减税降费带来的红利。

二是努力营造良好税收环境。深化税收领域“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抓住“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契机,全面落实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措施,全力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全力抓好税收收入。牢固树立收入任务主业观,聚焦组织收入主业,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形势,细化工作措施,充分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把该收的收上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